课程教学指南
                                                                    填写日期:2008 年8月 30 日教务处制        
| 
 课程名称  | 
 设计史  | 
 任课教师姓名  | 
 李敏  | 
 教师所在学院  | 
 艺术学院  | 
| 
 任教班级  | 
 08装潢设计2、3班  | 
 学生数  | 
 28/26  | 
 任教学期  | 
 08?09第一学期  | 
| 
 课程教学目的  | 
 《设计史》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设计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了解设计风格与时代、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专业的学习方向,提高专业文化素养,为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 
| 
 课程教学安排  | 
 计划课时数  | 
 28  | 
 实际课时数  | 
 28  | 
| 
 实际教学时数及内容安排  | 
| 
 讲授内容  | 
 课时数  | 
 作业布置  | 
| 
 第一部分西方设计发展源流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  | 
 1  | 
    | 
| 
 第二章 中世纪时期  | 
 6  | 
    | 
|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  | 
 8  | 
    | 
| 
 第四章17/18世纪时期巴罗克、洛可可风格   | 
 4  | 
 产品设计风格市场调查  | 
| 
 第五章19世纪时期/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 
 12  | 
 查询3个西方现代设计师作品及风格特征  | 
| 
 第六章 20世纪/现代设计和后现代设计  | 
 1  | 
    | 
| 
 第二部分中国设计发展源流 
第一章:原始时代的设计  | 
    | 
    | 
| 
 第二章:青铜时代的设计  | 
    | 
    | 
| 
 第三章:革新时代的设计       | 
    | 
    | 
| 
 第四章:封建制上升时期设计的高度发    | 
    | 
    | 
| 
 第五章:设计的多元与融会     | 
    | 
 分析汉唐纹样装饰风格特征  | 
| 
 第六章:设计走向成熟、走向市场     | 
    | 
    | 
| 
 第七章:中国古代设计的集大成     | 
    | 
 明清家具风格特征比较  | 
| 
 第八章:技艺的极致与设计的衰退    | 
    | 
    | 
| 
  第九章:步履维艰的近代设计  | 
    | 
    | 
| 
 考试类别 :( )考试( )考查  | 
 评分要求(请在相应比例下打“√”)  | 
| 
 计分方式(请打“√”)  | 
| 
 百分制  | 
 等级制  | 
 平时30%  | 
 期末70%  | 
 平时40%  | 
 期末60%  | 
 平时50%  | 
 期末50%  | 
| 
 √  | 
    | 
             | 
    | 
 √  | 
| 
 *教师每周答疑时间及地点  | 
 上课时间教室答疑,其它任何时间网上答疑、电话答疑、当面答疑均可。  | 
| 
 主要参考书目(包括所选用的教材)  | 
 《建筑制图》,钟训正  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罗康贤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4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习题集》,罗康贤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4  |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如本课程有外出环节请在备注中说明,并填写相关表格。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到课率、小论文、单元测试及期中测试。
*答疑可采用网上答疑、电话答疑、当面答疑等,办公室、教室、教师家里均可作为答疑地点。
确定后必须事先告诉学生。
*参考书目写上刊号,出版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