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指南
                            填写日期: 2006  年 3月20日   教务处制        
| 
 课程 
名称  | 
 立体构成  | 
 任课教 
师姓名  | 
 叶黎君  | 
 教师所在学院  | 
 艺术学院  | 
| 
 任教 
班级  | 
 05装(1)班  | 
 学生数  | 
 28  | 
 任教学期  | 
 05-06第二学期  | 
| 
 课程教学目的  | 
 为了尽快培养主动探索性的学习方法和造型的创造能力,建立立体空间观念,打下网络式的思维模式基础。  | 
| 
 课程教学安排  | 
 计划时数  | 
   
68  | 
 课时分配  | 
| 
 讲授时数  | 
 实验(实践)时数  | 
| 
  8  | 
 60  | 
| 
 实际教学时数及内容安排  | 
| 
 讲授内容  | 
 课时数  | 
 实验(实践)内容  | 
 课时数  | 
 作业布置  | 
|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实际运用;   | 
 8  | 
    | 
    | 
    | 
| 
    | 
    | 
 半立体空间的分析和创造;线的立体形态特征与构成方法制作;面的立体形态特征与构成制作;体块的立体形态特征与构成制作;空间形态的构成制作。  | 
   
  
  
60  | 
 30×30以下小件; 
50×50以上大型构成。  | 
| 
    | 
    | 
    | 
    | 
    | 
| 
 考试类别 □考试 √考查  | 
 评分要求(请在相应比例下打“√”)  | 
| 
 计分方式(请打“√”)  | 
| 
 百分制  | 
 等级制  | 
 平时30%  | 
 期末70%  | 
 平时40%  | 
 期末60%  | 
 平时50%  | 
 期末50%  | 
| 
         √  | 
    | 
         √  | 
    | 
    | 
| 
 *教师每周答疑时间及地点  | 
 随时电话答疑  | 
| 
 主要参考书目(包括所选用的教材)  | 
 《立体构成》??金宝升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 
《立体构成》??辛华泉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注:*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到课率、小论文、单元测试及期中测试。
    *答疑可采用网上答疑、电话答疑、当面答疑等,办公室、教室、教师家里均可作为答疑地点。确定后必须事先告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