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历代牌坊遗存现状调研小分队之档案馆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05   点击:

    74,我们“杭州地区历代牌坊遗存现状调研小组”终于迎来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站——档案馆。

    当夏日的第一缕阳光带着三分的热意和丝丝的微风照在大地上时,我们就已经在公交站前集合了。七点四十分,我们准时乘上公交车向档案馆进发。杭州的

公交永远都是那么的拥挤,每一站都会有人上来却不见有人下去,在经过了2个小时的“公交生涯”之后,我们终于到了档案馆的大门前。从门口望去,档案馆与其他建筑相比显得并不华丽,反而让人感觉有种历史的沉淀感。也许这就是他内涵的所在吧!进入二楼后热情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这里轻松而又安静的环境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我们最终从众多的图书中挑选了七本进行查阅。

翻阅着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的手写书籍和图片集,我们被震撼到了。这些文字绝对不是轻易就能找到的。里面有许多牌坊的名字以及这些牌坊的介绍,更有窑址的发掘和保护的第一手资料和孔庙修复的详细过程。那些可是1956年省文化局和中央美院华东美术分院等机构亲自盖章的公文。在这两个多小时的查阅过程中,我们收获颇丰。首先,我们不仅找到了关于我们这次实践主题牌楼的资料,更了解了许多与文物有关的信息。其次,我们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为有些小组是两个人一起找一本书的,其中一个人负责找有效的资料,另一个人负责记录。这样的合作方式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目的。最后,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判断的本事,能够快速的辨别并挑选出有效的资料进行整理。有些资料的笔迹比较凌乱,让人很难分辨出它是哪个字,这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困难。不过我们每个人最后都十分出色的完成了这一项任务。

    带着快乐的心情和满满的收获我们离开了档案馆,准备迎接明天即将到来的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