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的林国鹏老师受邀在品A504给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23级24级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举办《从“合格”到“风格”:班主任的三层跃迁》的主题讲座。

在林老师的讲座中,他以前置思考“美术老师的基本情况”为引入,在讲述班主任工作注意点的同时,深度结合“美术老师”身份,点对点为大家提出了相关工作对美术老师的启发。在他的讲座中,既有系统的制度设计框架,又蕴含着细腻的教育智慧,两者相辅相成,展现了教育实践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给美术学师范生们带来极大启发,为他们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林老师以“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人人应出力”的三位一体原则,构建了班级管理的“骨架”;以家访、家长会、电子设备构成的“三维沟通网”,让教育过程可追溯;记录学生微表情变化的批注、课间操时人际互动的速写,捕捉教育契机的“数据集”。教学风格作为教师人格的“调色盘”,是老师性格与其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幽默型教师用段子化解矛盾,科技型教师用科技督管班级,文艺型教师以美学浸润心灵……但所有风格都需锚定同一坐标:教育价值观。在制度执行方面,情感投入更是超越工具理性的温情流露,班主任需在“控制自我情绪”与“关注特殊学生”之间,建立教育理性与情感温度的动态平衡。“对事不对人”原则的实践,既维护制度刚性,又守护成长可能,不被自身情绪左右,而是理性按照制度来解决。
林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以制度构建理性框架,教师风格搭建感性脉络,共同编织出教育的锦绣图景。当我们在教室布置中融入学科特质,在沟通中注入人文关怀,在风格塑造中坚守教育初心,这些努力,终将在学生心田绽放成教育的繁花。这种教育者的修行,既需要制度设计的匠心,更离不开春风化雨的师者襟怀,如此才能绘就教育的斑斓图景。




4月14日上午聆听林国鹏老师《从“合格”到“风格”班主任的三阶跃迁》讲座收获颇丰。林老师指出美术师范生当班主任面临比例小、缺经验等问题,强调班主任工作以“合格”为本,涵盖班级制度(师生共定)、教室布置(凸显学科特色)、家校沟通(重视家访与留痕)、师生交流及陪伴学生(关注特殊群体)。讲座中分享了诸多沟通智慧与案例,让我明白家校、师生沟通皆为学问。此次学习让我对班主任工作心怀敬畏与期待,日后会将所学经验融入实践,立志成为优秀合格班主任。
——23美师1班 王怡萱
林老师介绍了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比如制定班级制度、教室布置、家校沟通、师生交流和陪伴等。制定班级班规,比如设置一些奖励制度,可以增加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且这些规定可以由同学们提议然后通过老师的审核来确定。比较重要的是小组管理制度,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小组长来管理,比如书本分发,电脑的开关等等,切实做到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人人愿出力。还有重要的是沟通要留痕,做事要留痕,家长问起来可以提供一些情况的说明,让家长知晓问题所在。还可以让学生记录班级日志,更好地了解班级的情况。在工作中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讲座中我了解了许多当班主任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更了解今后工作需要注意些什么,收获许多。
——23美术1班 方菲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的林国鹏老师为我们讲授了从“合格”到“风格”班主任的三阶跃迁,从“合格”为本到“智慧”突破再到“风格”凝练,层层深入推进。首先一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具备管理能力,学会和家长沟通同时也要做到陪伴学生。面对不同学生的心理或行为困惑,如同解读一幅画作,需要观察细节、倾听隐喻,这需要班主任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去成为什么样风格的班主任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让我们体会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守护者。
——23美术2班 周鸿慧
林老师以自身为例,分享了在规范胜任期,班主任需扎实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功,如制定班规、处理常规事务、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等。这场讲座以班主任的职业成长为核心,系统阐述了从基础能力培养到个性化风格形成的跃迁过程,让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深刻意识到班主任对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以及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如此重要,一个小小的举动和坚持以及一点关心可以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教育之路漫漫,唯有心怀热爱,方能从“匠人”蜕变为“师者”,用风格点亮教育的温度。
——23美术3班 孙媛媛
林老师的讲座从做班主任入手,带领我们认识如何去成为一名由合格到优秀的教师。首先老师要以“合格”为本,从制定班规和小组协同任务入手,给我们详细讲述如何合格。接着引出对美术老师布置任务的延伸,让我们理解了小学科是一个班级的缩影,班主任的管理往往更能获得学生的心。这次的讲座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更让我明白了风格形成是一个老师基础的性格和教育价值观,风格的形成也是打磨自己的过程,是对美术教育的重视。
——23美术3班 章歌窈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中小学美术教育专题系列的讲座,林国鹏老师不仅详细分享了如何实现从“合格”到“风格”的班主任的三阶跃迁,讲述了如何可以从教学实际案例中得出启示,再运用于美术教学中。还提到了如何在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智慧突破”。在符合自己性格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总之,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了解了班主任工作流程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我对自己未来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我将把讲座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行动中,不断提升自己,为成为一名合格亦或是优秀的美术教师而努力。
——24美术1班 黄佳音
4月14日,林国鹏老师为我们开展了“从‘合格’到‘风格’:班主任的三层跃迁”的主题讲座。其中,老师从三个层面讲述班主任的工作进阶——“合格”为本,“智慧”突破,“风格”凝练。说明了教育管理是制度理性与人文温度的交织,班级管理需构建: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人人应出力的班级网络。他将教室转化为隐性课程,让墙面展示成为学科延伸;也让“留痕”与“情感”并存,家访、家长会与电子设备形成沟通网络,兼顾制度规范与人文温度。让我们懂得了:教师风格应多元共生,但内核须坚守教育价值观,在教学风格融合的同时,需彰显教育智慧,与此同时需让制度刚性与人文柔性平衡,老师也可采取班级日志记录的方式关注学生健康情况。教育者需以制度为骨、风格为魂,在规则与温情间寻找支点,为学生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24美术2班 翁昕
林老师主要从管理精细化、家校共育深化、心理健康优先、教师专业赋能等方面展开讲座。比如推行“人人有岗”制度,明确值日、值周职责;班主任统筹纪律、活动策划与考勤,学科教师(如美术老师)需兼顾教学创新与班级协作,强化责任感培养。以家访作为关键纽带,注重环境观察与政策传达,初三阶段强化动态反馈;教师需善用共情沟通,平衡作业督促与隐私保护。通过心理小测、艺术疗愈监测情绪,对焦虑、抑郁学生个性化干预;开展文体活动缓解压力,教师需理性应对突发事件,避免情绪激化矛盾。强调课前准备、课堂组织与价值引导,以学科特色激发创造力;通过陪餐、班级日志等举措,构建“管理-陪伴”融合模式,提升教育温度。此次学习让我进一步了解作为教师的职责和责任,让我对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更有信心。
——24美术3班 姚涵潇